
2025年上半年,华侨大学工学院联合泉州数字研究院锚定“科技赋能社会发展”主线,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政务数字化转型、企业技术升级等领域构建多层次科普服务体系,系列实践获“学习强国”“新福建”等权威媒体报道,为提升区域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华大智慧。
深耕基础教育,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想
“走进数字世界体验万物智联”科普开放日系列活动,通过高质量科普讲座和实验室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直观感受AI视觉检测、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如何赋能传统产业。
在泉州市科协的指导下,承办泉州市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探秘实验室”(第三场):智见未来・人工智能探秘之旅,吸引了泉州城东中学和晋光小学的30余位学生参与。通过专题讲座向学生解构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讲述人工智能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历程,配合场景实操平台,让学生零距离触摸“科技改变生产”的真实场景。拉链生产瑕疵品识别的机器视觉系统,让学生看到科技如何助力传统产业提升品质;基于5G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孪生”技术,学生们沉浸式互动,感受科技力量。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拓展合作版图,“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网络持续扩容:先后与泉州第五中学、泉州师范附属小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的首期中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获师生一致好评;与泉州晚报社泉州市学生记者团共建科普实践基地,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领域展开合作,为校园志愿服务开拓新场景。
在师资培训层面,泉州数字研究院举办了2025年第三期青年科学教师培训,创新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从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到实际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全面助力青年科技教师提升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为培育具备创新意识与未来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筑牢师资根基。
政校联动赋能,助推治理数字化转型
在服务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学院专家团队朱建清教授、施一帆副教授、项文杰博士、龚鑫荣博士等受邀深入泉州各县市区及事业单位,为300余位公务人员开展“AI赋能政务”系列培训,聚焦大模型应用、智能审批、数据可视化等场景,以“理论解析+案例实操”模式提升公务人员数字素养。泉州数字研究院同步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系列专题培训,基于政务服务实际所需,从理论知识讲解到实际案例分析,再到操作演练,形成“需求调研-方案定制-落地指导”的闭环服务,受训人次累计达500余人,为全市政务数字化转型“减时限、提效率”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此前,泉州市数据管理局与工学院开展党支部共建,以“党建+科普”模式打通资源共享渠道,双方在政务数据开放、科普平台共建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为科普工作嵌入政务服务体系提供组织保障。
校企协同破局,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针对地方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工学院与泉州数字研究院组建“技术诊断-方案定制-落地辅导”专家团队,深入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集群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实际需求与面临的困境。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建议,推动生产流程智能化改造、管理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突破,累计覆盖20余家企业,成为泉州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据悉,华侨大学工学院与泉州数字研究院以“服务地方、辐射区域”为己任,上半年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0余场,覆盖青少年、公务人员、企业技术骨干等群体超1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