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
转载|华侨大学第64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举办:共探多模态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
转载|华侨大学第64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举办:共探多模态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
2025/04/25 18:19:45

4月23日,由我校人事处、工学院联合主办,泉州数字研究院承办的第64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泉州校区举行。本期沙龙以“多模态人工智能”为主题,吸引了40余位高校学者、企业专家及师生代表参与,围绕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工学院党委书记李璐岚在致辞中指出,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多模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华侨大学高度重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本次沙龙为加强学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专题报告环节中,工学院龚鑫荣博士作题为《面向可穿戴式设备的多模态表征与融合算法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其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提出一种创新的数据融合框架。魏逸之博士则聚焦医疗健康,分享《多模态人工智能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探索——AR导航系统案例》,介绍了将CT影像、电力反馈、光学定位等多模态数据融合于手术导航系统中的实践。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OT研究院总经理卢伟从企业视角出发,展示了多模态感知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了实际场景下遇到的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企业的真实问题和经验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益启发。

工学院副院长朱建清主持活动并作总结。他表示,三位报告人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展现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志达、技术总监黄影也参与讨论,围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就多模态数据标注、算法优化、产品应用等话题踊跃提问,互动充分。

泉州数字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沙龙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新桥梁。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高质量学术交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本次沙龙是我校推动“新工科”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拓展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的研究视角,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多位参会师生表示收获颇丰,期待今后有更多类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