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由我校人事处、工学院联合主办,泉州数字研究院承办的第64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泉州校区举行。本期沙龙以“多模态人工智能”为主题,吸引了40余位高校学者、企业专家及师生代表参与,围绕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工学院党委书记李璐岚在致辞中指出,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多模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华侨大学高度重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本次沙龙为加强学术交流、推动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专题报告环节中,工学院龚鑫荣博士作题为《面向可穿戴式设备的多模态表征与融合算法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其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提出一种创新的数据融合框架。魏逸之博士则聚焦医疗健康,分享《多模态人工智能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探索——AR导航系统案例》,介绍了将CT影像、电力反馈、光学定位等多模态数据融合于手术导航系统中的实践。
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IOT研究院总经理卢伟从企业视角出发,展示了多模态感知技术在工业产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了实际场景下遇到的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企业的真实问题和经验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有益启发。
工学院副院长朱建清主持活动并作总结。他表示,三位报告人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展现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的广阔前景。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志达、技术总监黄影也参与讨论,围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会师生就多模态数据标注、算法优化、产品应用等话题踊跃提问,互动充分。
泉州数字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沙龙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新桥梁。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推动高质量学术交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本次沙龙是我校推动“新工科”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学界与业界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拓展了多模态人工智能的研究视角,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多位参会师生表示收获颇丰,期待今后有更多类似活动。

2025年4月15日,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人民政府联合华侨大学工学院、泉州数字研究院举办“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办公中的应用”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特邀华侨大学工学院、泉州数字研究院项文杰老师担任主讲,螺阳镇各职能部门、村(社区)政务工作人员等50余人参与学习,共同探索AI技术赋能基层政务的创新路径。
培训会上,项文杰老师以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结合全国政务智能化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公文处理、流程优化、数据分析和智能客服等场景的应用价值。例如,通过格式化公文智能写作技术,可自动生成符合规范的行政文书,大幅提升办公效率;而基于大模型的智能知识库则能快速响应政策咨询,精准匹配企业群众需求。项文杰强调,AI技术不仅能解决基层“人少事多”的痛点,还能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技术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一网通办”服务升级。
培训通过实时系统演示展示了DeepSeek在惠安县本地化政务场景的适配成果。参训人员现场体验了“智能审批预审”“舆情分析预警”等功能。此外,项文杰还分享了厦门市AR历史街区导览、杭州市医保智能客服等创新案例,启发学员结合螺阳镇文旅资源开发特色应用。
在总结发言中螺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泉州数字研究院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并优先在便民服务中心、招商引资等环节试点AI应用。据悉,惠安县近年持续加码数字化建设,此次培训是落实县政府“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行动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惠安县基层政务智能化迈入新阶段。未来,螺阳镇将以“试点先行、全域推广”的模式,推动AI技术从“可用”向“好用”跨越,为泉州市打造“数字政府”示范标杆贡献惠安经验。
此次培训活动是泉州数字研究院“AI赋能政务”系列培训的首站。研究院将重点围绕大模型技术、智能审批、数据分析等核心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系列专题培训,为全省政务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11月29日下午,华侨大学“劳模工匠课堂”活动暨工学院院长思政大课在施良侨科学馆7楼智慧教室举行。工学院院长曾焕强教授受聘华侨大学思政导师、课外辅导员并为大一新生讲授思政课。校教育工会副主席肖景川、校学生处副处长胡璐,工学院团委书记兰萌及2023级本科生与会。
课前,校教育工会副主席肖景川和校学生处副处长胡璐共同为曾焕强颁发了华侨大学思政导师、课外辅导员聘书。
课上,曾焕强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为题,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新时代新征程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稳致远、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聚新时代青年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等四个方面展开,结合具体实例作了专题报告。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曾焕强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及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擘画,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深刻认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意义。并向同学们详细阐释我国全面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有青年人的担当。曾焕强结合自身学习、科研、工作经历,寄语青年砥砺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听取曾焕强院长的思政第一课后,同学们深受触动,受益匪浅。纷纷表示将更加奋发有为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近日发布2023年度获奖公告,授予5位优秀青年学者“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焕强教授获此殊荣。这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
近年来,曾焕强教授先后入选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A类)、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获得福建省青年科技奖、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担任国际著名期刊IEEE T-IP编委、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大会联合主席/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等职务。他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教学科研及应用工作,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杰青、省重点、省重大教改等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得多项国内外优秀论文奖,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3项。同时,他积极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立于1990年,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正式团体会员。学会设立“青年科学家奖”,主要授予为我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青年学者,男性年龄不超过40周岁,女性年龄不超过45周岁。该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5位,对推动社会进步,激励青年人才成长,加快推进我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的学科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